2018高二期末语文试卷


礼仪文书 2020-05-19 22:06:06 礼仪文书
[摘要]【导语】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成为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本站高一频道为莘莘学子整理了《2018高二期末语文试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www.gzgfw.com--礼仪文书】

【导语】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成为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本站高一频道为莘莘学子整理了《2018高二期末语文试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显明,与盛唐边塞诗的*悲壮、异域风光独特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3分)()

  A.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可说是活脱相似。

  B.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C.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D.台湾诗人席慕蓉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

  2.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古典诗歌史的发展演变。

  B.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C.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D.在广泛的意义上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

  3.下列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

  B.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尝试集》的作者胡适也认可这一观点。

  C.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D.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风格、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脉络和痕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石天麟,字天瑞,顺州人。年十四,入见太宗,因留宿卫。天麟好学不倦,于诸国书语无不习。帝命中书令耶律楚材厘正庶务,选贤能为参佐,天麟在选,赐名蒙古台。宗王征西域,以天麟为断事官。

  宪宗六年,遣天麟使海都,拘留久之,既而边将劫皇子北安王以往,寓天麟所。天麟稍与其用事臣相亲因语以宗亲恩义及臣子逆顺祸福之理海都闻之悔悟遂遣天麟与北安王同归。天麟被拘留二十八年,始得还,世祖大悦,赏赉甚厚。拜中书左丞,兼断事官。天麟辞曰:“臣奉使无状,陛下幸赦弗诛,何可复叨荣宠。况臣才识浅薄,年力衰惫,岂能任政,恐徒贻庙堂羞,不敢奉诏。”帝嘉其诚,褒慰良久,从之。

  有谮丞相安童尝受海都官爵者,帝怒,天麟奏曰:“海都实宗亲,偶有违言,非仇敌比,安童不拒绝之,所以释其疑心,导其臣顺也。”帝怒乃解。江南道观偶藏宋主遗像,有僧素与道士交恶,发其事,将置之极刑,帝以问天麟,对曰:“辽国主后铜像在西京者,今尚有之,未闻有禁令也。”事遂寝。天麟年七十余,帝以所御金龙头杖赐之,曰:“卿年老,出入宫掖,杖此可也。”时权臣用事,凶焰薰炙,人莫敢言。天麟独言其*,无所顾忌,人服其忠直。

  成宗即位,加荣禄大夫、司徒,大宴玉德殿,召天麟与宴,赐以御药,命左右劝之酒,颇醉,命御辇送还家。武宗即位,*章政事。至大二年秋八月卒,年九十二。赠推诚宣力保德翊戴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上柱国,追封冀国公,谥忠宣。

  子圭,累官治书侍御史,迁枢密副使,复为侍御史,拜河南行中书省右丞,升荣禄大夫、南台御史中丞,卒。次子怀都,初袭断事官,累迁刑部尚书、荆湖北道宣慰使。孙哈蓝赤,袭断事官。

  (节选自《元史•石天麟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而边将劫皇子北安王以往,寓天麟所寓:暂时住在。

  B.有谮丞相安童尝受海都官爵者谮:诬告。

  C.所以释其疑心,导其臣顺也释:解释。

  D.有僧素与道士交恶,发其事发:揭发。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麟稍与其用事臣相亲狎/因语以宗亲恩义/及臣子逆顺祸福之理/海都闻之悔悟/遂遣天麟与北安王同归/

  B.天麟稍与其用事臣相亲狎/因语以宗亲恩义及臣子逆顺祸福之理/海都闻之悔悟/遂遣天麟与北安王同归/

  C.天麟稍与其用事臣相亲狎/因语以宗亲恩义/及臣子逆顺祸福之理/海都闻之悔悟/遂遣天麟与北安王/同归

  D.天麟稍与其用事/臣相亲狎/因语以宗亲恩义/及臣子逆顺祸福之理/海都闻之悔悟/遂遣天麟与北安王同归/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石天麟好学博识,颇受皇帝恩宠。石天麟历经几个皇帝,其才能都得以认可,几个皇帝都对他恩宠有加,年衰后甚至被赐以金龙头杖。

  B.石天麟有胆有识,喜欢表现自己。有寺僧告发道观私藏宋主遗像石天麟知道后就向皇帝进言,说这种情况可以理解,西京都还有辽国主后的铜像。

  C.石天麟忠于朝廷,关注朝廷大事。他被拘留在海都时,还设法说服边将要以恩宠宗义为重,营救了被劫持的皇子;有人诬陷安童,他向皇帝力谏,安童才得以脱险。

  D.石天麟贤能谦恭,其德泽被后人。石天麟贤能刚正,是几朝功臣,他的品行对子孙有深远影响。两个儿子都官至卿相,孙子也承袭官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命中书令耶律楚材厘正庶务,选贤能为参佐,天麟在选,赐名蒙古台。(5分)

  (2)况臣才识浅薄,年力衰惫,岂能任政,恐徒贻庙堂羞,不敢奉诏。(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8.这首诗开头两句从描写什么入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9.“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句中有两个字用得很好,请找出来并试作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2)《滕王阁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

  (3)《归去来兮辞》中深信自己为官错误,归隐正确的两句诗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先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写在括号里。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回家

  朱道能

  日暮时分,他终于赶回了家乡。

  村口的小商店早早亮起了灯光。有几个乡邻在说着闲话。见了他,都一脸热情地招呼着。他立即放下大包小包,连连回应,一一敬烟。

  刚唠了几句,爹来了。

  “回了。”爹的话,永远是那么简明,然后就去提地上的行李。

  有人对他说:“你爹都来瞄几趟了。”

  也有人对他爹说:“养儿不要多,一个顶十个呀——老哥好福气哟。”

  爹拿眼去瞅儿子,嘿嘿地笑。

  回到家,把脸一洗,娘已经把七大碟八大碗摆上了桌子。爹悄无声息地从柜子里拿出一瓶酒来。

  一看这酒,他愣了一下。去年春节前,妻子冰在单位分了八瓶抵债的高档白酒。初一给领导拜年拎去了两瓶,可一看领导家的酒柜,就又悄悄拎了回来。后来这酒,就送了岳父两瓶,客户四瓶,朋友来家喝了一瓶,余下这一瓶,回老家时塞进了提包,他想让一辈子只喝两块五一斤土烧的父亲,也尝尝这百元佳酿的滋味。

  娘说:“这酒你爹稀罕着哩,过生日时都舍不得拿出来喝一口。”

  爹打开酒盖,先给他倒满,然后给自己满上端起来,和儿子轻轻一碰,仰起脖子,一饮而尽。

  他心头一热,为不苟言笑的父亲和儿子这尽在不言中的一碰。

  于是,他也一饮而尽。

  娘嗔怪道:“瞧你爷俩,慢点喝,跟谁抢呀?吃菜,吃菜……”

  就这样杯来盏去,一瓶酒很快去了大半。

  他说:“爹,你少喝点。”

  娘说:“老头子,身体不好,别逞能了。”

  爹说:“没事。”

  又是一杯。

  酒见底了,爹也醉了。

  他扶起爹,爹的头就软软地靠在他肩上。这一瞬间,他才突然发现,儿时印象中无所不能的父亲,竟然如此的瘦小羸弱……

  他几乎是搂抱着把爹放在了床上。爹的手还一直抓着他的胳膊,嘴里还含糊不清地絮语着。他拉过被子,把爹的手轻轻塞进被窝。

  出来时,娘已经收拾好饭桌。

  有杯茶,热气腾腾地等着他。

  娘说:“你爹是高兴啦。”

  他点点头。

  “你爹是高兴啦,”娘又重复了一遍,“你们寄回来的纸片片,可给你爹长脸了……”

  纸片片?他愣住了。

  娘说:“就是那啥……那啥……”便转身进屋,拿出一个包,解了一层又一层,露出的是——一张明信片。

  他想起来了,那是春节前,儿子蛋蛋从学校带回几张学校发的明信片,说是要完成“感恩”的家庭作业。

  他说:“算了吧,你爷奶都不识字,寄回去了也没有用。”

  儿子说:“不嘛,老师说一定要寄的。”于是,他就替儿子写地址。在写“溡河村”时,还一时想不起“溡”字是不是应该有个三点水。有多少年没有给父母写信了呢?仔细想想,应该追溯到上大学的时候了。

  他看儿子一笔一画地写道:祝爷爷奶奶春节愉快,身体健康!

  他见下面还有大片空白,就提笔续了一句:祝爹妈笑口常开,健康长寿!

  儿子见了,又拿起笔递给妻子:“妈妈,你也写一句……”

  于是妻子也写了一句。

  然后,儿子交到学校,统一寄发了。

  如果不提起,他早已忘记了这张“纸片片”了。

  他端起茶杯,猛喝了一口,却烫得直吐舌头。

  娘还在说:“这张纸片片,邮递员就送在村口商店里,好多人都看了,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儿子孝顺,孙子乖,媳妇也懂得礼数……”

  “你爹才没有出息呢,跟俺一样,是个大字不识的睁眼瞎,却没事捧着这个纸片片,左瞅瞅右瞄瞄的……”

  说着,娘就笑出了声。

  他也跟着笑,肌肉却有些僵硬。

  “前几天,你爹还说呢,掰个指头算一算,冰冰有五年没回了,蛋蛋也有三年没回了……”

  娘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他立即道:“原来是准备回的,冰冰单位要临时值班,孩子也要上补习班……”说这话时,他感觉脸在发烫。

  娘也立即说:“知道,知道。你爹还说了,你以后也不要年年回了。爹妈知道你们在城里的难处,喝口凉水都要花钱买。回来一趟,这七大姑八大姨的,你不容易啊……”

  说到这里,娘的眼圈突然红了:“你爹娘没有啥本事,出门在外都靠你自个勤扒苦做的——以后逢年过节,给俺们寄个纸片片啥的就行了。省俩钱儿,好给咱的蛋蛋上大学……”

  他鼻子一酸,说:“娘,你别这样说……”顿了顿,又大声道:“跟俺爹说,明年过年,我们全家一定回来!”

  在里屋,爹的鼾声正响。

  (选自《天池》2009年第9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语言多用口语,质朴自然。小说多处描写人物对话,既能揭示人物的心理,又能彰显文章的主旨。

  B.文章使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刻画人物,还多处使用修辞手法。

  C.在“他”与儿子蛋蛋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他大学毕业后就没给父母写过信了,不写信的原因是父母不认字。

  D.“爹拿眼去瞅儿子,嘿嘿地笑”一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描写,表现了父亲内心的自豪与幸福,折射出父亲内向的性格特征。

  E.文章写娘转身进屋,拿出一个包,包里装着明信片,“解了一层又一层”的细节描写表明了爹娘珍视的程度,也是对儿孙爱的程度。

  (2)文章开头写乡邻们的话语有什么作用?(6分)

  (3)简要概括*谈论“明信片”时“我”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4)有人说这篇小说的主旨是赞美父母对子女的理解和关爱,也有人说主旨是表现在外打拼的孩子不能经常关爱父母的愧疚之情。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

  袁行霈

  林庚先生逝世已经三年多了,他那特有的潇酒自如与宽容大度,仍然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总觉得他并没有离开我们,还生活在我们中间。

  林庚先生自幼颖悟,北国的晴空、古都的文化以及家庭的教养,在他的心里埋下了诗的种子。林先生在大学期间就已致力于诗歌创作。最初热心于旧体诗词,语言浑成,意境高远。但林先生感到写旧体诗词难以跳出古人的窠臼,后来决定改写新诗。先后出版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等诗集。林先生写诗先是自由体,后来转向新格律诗。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先生任教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938年1月,随厦门大学迁至闽西山区长汀,与外界几乎处于隔绝状态,这时才把主要精力放到古典文学研究上,并于1946完成《中国文学史》。1947年,林先生回到北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除继续研究古典诗歌和文学史外,还在各报刊上发表新诗和有关新诗创作的文章。

  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在讲坛上才华横溢,名言隽语层出不穷。对整个中国文学的宏观认识,结合着对诗句的细密分析,再加上那诗人的风度,吸引着每一个听课的学生。在教学的同时,林先生出版了《中国文学简史》等享誉学术界的著作,直到90高龄,还出版了一部富有哲理性的诗集《空间的驰想》。

  林庚先生写诗一方面致力于把握现代生活和现代汉语的新节奏;另一方面则追溯中国诗歌*族形式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并创造性地运用到新诗的写作中来。林先生力求以最自然的语言传达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取得深入浅出明朗不尽的艺术效果。有的诗仿佛脱口而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是何等的透明,又是何等的蕴藉。有的诗令人如痴如醉,一种少年的精神伴随着完美的节奏呈现在眼前,其新鲜的程度真如旦晚才脱笔砚者。有的诗表现的是现代意识,而诗的形式却又带着鲜明的*族特点。语言是那么浅显,含义却又那么深邃。

  林庚先生首先是诗人,是以诗人为基点从事文学史研究的,他研究古典诗歌的目的是从中寻求创作的经验,以及诗歌形式发展的规律。他在诗坛上曾经辉煌过,经过岁月的淘洗,他的诗必将重新赢得新一代的读者。

  正是因为他抱着这样的目的,并且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有敏锐的感受力,所以他的学术研究才能独具慧眼,并取得非凡的成就。就古典文学研究而言,林先生长于文学史的总体把握和宏观研究,他的《中国文学简史》*远瞩,荦荦大端,有一种卓然不群的气象。他关于屈原和《楚辞》的考证独辟蹊径,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他关于李白的研究,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风骨”“盛唐气象”,赞扬创造力,给学术界留下一笔宝贵的遗产。

  林庚先生的过人之处究竟何在?就在于他的诗歌、学问与人格的统一,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他为人清高,艺术趣味高雅,学风既严谨又灵活,有一股朴茂纯真的灵气贯注于其诗其学其人之间。林庚先生享年96岁,桃李满天下,直至晚年仍保持着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诗人的气质,学者的胸襟,二者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统一起来。古代知识分子的风骨,现当代知识分子的追求,二者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统一起来。他是中国近百年来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的一位标志性人物,有了他,这段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才显得完整。

  林庚先生的生命就是一首诗,他的生命之消失也是一首诗。他离去得那么从容,没有痛苦,只有潇洒。如果说有一点遗憾的话,也只是想再看一次月圆,而没有看到。他仿佛是为诗而生的,为中国这个诗的国度而生的。他的一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指向一个境地,那就是青春、理想和美。我们都为物欲横流、精神苍白的某些现状而痛心,我还为缺少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而遗憾。在这种背景下,更觉得我们的老师林庚先生之可贵。愿更多的人了解他,尊敬他,学习他,愿他的精神经过我们而得以发扬光大。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幼年颖悟、文化的熏陶、自然的美好使林庚很早就心系诗歌,最初致力于旧体诗词,后转写新诗,其诗语言浑成,意境高远。

  B.抗战爆发后,厦门大学迁至闽西山区,封闭的生活环境让林庚潜心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史》是他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

  C.林庚教学出色,成就非凡,专著享誉学术界,其诗也总是力求以最自然的语言传达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艺术效果深入浅出,明朗不尽。

  D.因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风骨”“盛唐气象”,所以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在学术研究上更独具慧眼。

  E.对林庚诗一般的生命历程和他在中国百年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方面研究的突出成就的记叙,使全文充满深深的怀念、赞美和遗憾之情。

  (2)林庚一生的学术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3)林庚的过人之处在于其“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其“魅力”体现在何处?请简要分析。(6分)

  (4)林庚一生勤于研究,笔耕不辍,成就非凡,但他的生命却始终充满诗意,“就是一首诗”。我们应从他的身上学习什么?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周末,菜市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

  (2)要想让“公务员热”真正实现降温,不是的事,简单依据考生人数下降来界定“公务员热”进入降温趋势,或许言之过早。

  (3)在巴黎只有一周多的日程,过客匆匆,谈法国实在有侈谈之嫌,只能话巴黎,权且充作巴黎的印象点滴吧。

  A.不绝如缕一蹴而就走马观花

  B.不绝于耳一挥而就走马观花

  C.不绝于耳一蹴而就浮光掠影

  D.不绝如缕一挥而就浮光掠影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汽车限购令早已有许多传闻,非但没有为城市治堵,倒是激发了许多购车族的*,提前加入有车族,城市道路更加拥堵不堪。

  B.刘良欢认为,既然相关部门已经针对打车软件带来的不公采取了措施,同理,该部门也应为打车软件带来的不诚信提供纠纷解决。

  C.*《一九四二》以直面“遗忘”的方式,把人们带到了灾难现场,掀起了人们追忆历史的热潮。

  D.针对今年春运期间旅客流量大、交通繁忙的情况,首都机场将加强航站楼前交通管理,加大楼前违章停放车辆的拖移和处罚力度。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从中世纪开始,器乐统治了西方将近四百年,致使整个近现代都成了器乐的天下,。,,,。,千百年来被分隔在世界各个局部地域的歌唱,开始得以在整个世界中流传,并有可能光荣地进入音乐的史册。

  ①随着黑人布鲁斯的兴起,歌曲重新回到了音乐的主流地位

  ②而器乐的发展开始呈现缓慢和僵化的局面

  ③而歌曲只占据非常可怜的仆人地位

  ④而由于这个歌唱世纪的推动

  ⑤它的发展是迅速的、惊人的、幅员广大的、波澜壮阔的

  ⑥因此我们或可以把二十世纪称为歌唱的世纪

  A.①⑤②⑥③④B.③①②⑥⑤④

  C.①②⑥⑤④③D.③①⑤②⑥④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5分)

  水样的沈从文用水浇灌了他水样的作品。沈从文,这条湘西的清水征服了峭岩,

  ①,滴穿了磐石;托起了白浪滩头的乌篷船,润泽了苍崖翠壁间的杜鹃花,

  ②。③,他的生活美如水,他的作品纯如水,他永远光鲜,永远芳醇,永远润泽世人。

  17.我国传统的节气,不仅是身处纯自然的季节,更是生命的四季,四季的景致莫不附着生命的脉动。请你在“立春、惊蛰、清明、夏至、寒露、霜降、大雪”这几个节气中挑选两个,写两则节气的个人解读。要求意蕴确切,情感真挚,富有诗意,句式大致相近。(6分)

  例如:大暑——热烈的极致,蝉歌如雨。

  ①节气:解读:

  ②节气:解读: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上班、下班,上课、下课,睡着了、又醒来……我们以为生活本身就是这样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感也在岁月的洗刷下,变得更加一文不值,就如同一个老妇的衣箱底层、那套尘封已久、再无人问津的嫁衣。每天看着一出出你方唱罢我登场,你可能都不曾发现,还有一个穿插其中的龙套,叫细节。也唯有在看似空旷的舞台上,看见了它们,生活的深刻和丰富才可能变得一览无遗。

  要求:立意明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1.D(分析:A、B、C三项说的都是“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D项说的是古今诗歌作品之间的关系。)

  2.B(分析:A项,原文说“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而不是“古典诗歌”,题干缩小范围;C项,原文说“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D项,原文说“对优秀的*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题干中针对的是“古典诗艺”。)

  3.A(分析:A项原文第1段说“这种继承……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而不是“对外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B项是对第2段第1句话的正确改写;C项是对第4、5段相关内容的正确转述或概括;D项是对3~5段内容的正确概括。)

  4.C(释:消除。)

  5.A(从句子的结构和意义上看,B项中的“因语以宗亲恩义”应从其所在的切分单位内断开出来;C项中的“同归”和D项中的“臣相亲狎”不可单独断开,应归并到其前面的切分单位内。)

  6.B(“喜欢表现自己”,“知道后就向皇帝进言”,这两种情况都不对。是皇帝向他咨询时,他才表达自己看法的。)

  7.(1)太宗命令中书令耶律楚材整顿各种政务,选拔有才能德行的人做辅佐官员,天麟也在其中,赐名蒙古台。(译出大意3分,“厘正”“贤能”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何况臣见识才能都浅薄,年老力衰,哪里还能任职执政?恐怕徒然留给朝廷羞辱,臣不敢接受诏命。(译出大意3分,“年力衰惫”“徒”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8.开头两句从形象地描写雨后愚池的景物入手(2分)。渲染出一幅雨后天晴,残云飘散,阳光灿烂的清新明丽的景象(2分),照应了文题“雨后晓行”(1分)。

  9.“临”和“惊”(各1分)。“临”字生动地写出了夜雨之后,池水上涨水面愈加开阔,高树下临愚池的景象(1分),突出了高树这个主体,与下句雨从高树上因风飘落联系更加密切;(1分)“惊”字运用比拟手法,(1分)生动地描写了高树宿雨,经晓风一吹,仿佛受惊而洒落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心境的宁静愉悦。(1分)

  10.(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每句1分,共6分)

  11.(1)AE(A项3分,E项2分,C项1分。C项,父母不识字只是部分原因且非主要原因。B项错在并无没有多处修辞手法。D项属于神态、动作描写,而非外貌描写。)

  (2)开头话语描写的作用:①侧面描写写出了爹盼儿归的急切心情,如:你爹都来瞄几趟了。②照应题目“回家”如乡邻们见他热情地招呼。③交代谈话的地点“小商店”,照应后文“纸片片”邮递地点。(每点2分,共6分。本题比较简单,对话在文章的开头所以有“点题”的作用,“村口的小商店早早亮起了灯光”与下文的情节有照应,侧面烘托父亲盼儿归来的急切心情。)

  (3)①疑惑与尴尬。“他愣住了”“他端起茶杯,猛喝了一口,却烫得直吐舌头。”②羞愧与自责,“他也跟着笑,肌肉却有些僵硬”“他感觉脸在发烫”。③感动与坚定。“他鼻子一酸”“明年过年,我们全家一定回来!”(每点2分,共6分。本题的回答要抓住“我”心理活动关键词,“愣住了”“跟着笑”“感觉脸在发烫”“鼻子一酸”。最后简单概括即可。)

  (4)观点一:主旨是赞美父母对子女的理解和关爱。①儿子独自回来过年,父亲母亲依然很高兴。“爹拿眼去瞅儿子,嘿嘿地笑。”“爹悄无声息地从柜子里拿出一瓶酒来。”(娘说)“你爹是高兴啦。”②父母不希望儿子年年回家过年,希望这样能减轻儿子的负担。“你爹还说了,你以后也不要年年回了。爹妈知道你们在城里的难处,喝口凉水都要花钱买。回来一趟,这七大姑八大姨的,你不容易啊……”③满足于儿孙在过年时能寄个卡片表达问候。“你爹娘没有啥本事,出门在外都靠你自个勤扒苦做的——以后逢年过节,给俺们寄个纸片片啥的就行了。省俩钱儿,好给咱的蛋蛋上大学……”

  观点二:主旨是表现在外打拼的孩子不能经常关爱父母的愧疚之情。①儿子回家过年才突然发现父亲的苍老羸弱。“这一瞬间,他才突然发现,儿时印象中无所不能的父亲,竟然如此的瘦小赢弱。”②儿子平时无法回家,也很少给家里写信问候父母。和儿子一起写明信片的事情也网诸脑后。③听到母亲劝自己过年不要回来的劝告,很难过并决心要改正错误。

  (答出主旨给2分,另外答出一点可得2分,打出3点可得6分。如有其它答案,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本题的回答具有开放性,考生要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联系现实来回答,注意答题时,观点要鲜明,条理要清楚,不能脱离文本。)

  12.(1)BC(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D、E不给分。A最初热心于旧体诗词,语言浑成,意境高远。但林先生感到写旧体诗词难以跳出古人的窠臼,后来决定改写新诗。D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风骨”“盛唐气象”,与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无因果联系。E“遗憾之情”的对象错误,原文说的是“我还为缺少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而遗憾”。)

  (2)①他研究古典诗歌的目的是寻求创作的经验及诗歌形式发展的规律。②他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有敏锐的感受力。③他长于文学史的总体把握和宏观研究。(对一点给2分。解答本题要从原文找到题干涉及的信息区域,从中分析出林庚先生学术研究取得非凡成就的三个原因,注意到原文中起暗示作用的关键词句“正是因为他抱着这样的目的”“并且”“就古典文学研究而言”,就可以轻松作了回答。)

  (3)①致力于把握现代生活和现代汉语的新节奏,并创造性地将中国诗歌的*族形式运用到新诗的写作之中。②他的学术研究独具慧眼,成就非凡。③为人清高,艺术趣味高雅,学风严谨灵活,有一股朴茂纯真的灵气。(对一点给2分。既然题干问的是“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中的“魅力”何在,那就要抓住“魅力”在“诗歌”“学术”“人格”三个方面的体现,从原文找到相关的语句,加以概括整合就可以正确作答。)

  (4)观点一:人生作为都指向青春,理想和美,有追求,潇洒自如,诗意生存。

  理由:①林先生自幼心理埋下诗的种子,一生坚持诗歌创作,诗意新颖,意识现代,语言浅显而含义深邃;②林先生的学术研究交融着他的人格魅力,始终保持着青年人的朝气和活力;③诗人的气质、风骨和学者的胸襟、追求完美统一在林先生身上。

  观点二:*远瞩,孜孜以求,执著探索,精神永驻,生命如诗。

  理由:①林先生首先是诗人,一生心系诗歌,由旧体诗到新诗,勤于创作,不断探索,诗歌贯穿生命始终;②学术研究独具慧眼,学风严谨又灵活,一生笔耕不辍,奋斗如诗;③讲坛上才华横溢,诗人风度,吸引考生,教学出色;离去潇洒从容,生命最后的遗憾也诗意。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其中观点明确,理由只要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解答此题,要紧紧围绕原文标题和关键语句作答。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13.C(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这里的语境是说“非常热闹”,矛盾。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从语境意义上看,第二空应选“一蹴而就”。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从语境意义上看,第三控应选“浮光掠影”。)

  14.C(A项中途易辙,“提前”前加“他们”;B项宾语残缺,“纠纷解决”后加“的途径”;D项“加大”和“拖移”搭配不当。)

  15.D(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整个材料是在说歌曲的发展过程,器乐时代歌曲的地位很低,所以③紧承前面,然后说歌曲的迅猛发展①⑤②⑥,最后④是歌曲时代的形成。)

  16.①冲破了荆丛②播扬了吊脚楼头的千古情歌③他的为人清如水(根据前后句式和意义的提示,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

  17.参考示例:①立春——开春的节日,鸟语花香;

  ②惊蛰——第一声蛙鸣,唤醒沉睡的大地。

  (每题3分,共6分;每题意蕴解读正确、富有诗意2分,形式大致相近1分)

  18.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有话题的要求,审题时方向就更明确了,核心词汇是“细节”。细读材料,发现有一个关键语句,“也唯有在看似空旷的舞台上,看见了它们,生活的深刻和丰富才可能变得一览无遗”。可以得出结论,“细节”与“生活的深刻和丰富”相关,所以类似“细节决定成败”的立意是不准确的。应关注从细微处发现深刻,即“以小见大”。

  【参考译文】

  石天麟字天瑞,顺州人。十四岁时,入朝觐见太宗,因而留任宿卫。天麟好学不倦,对于各国文字书籍无不学习。太宗命令中书令耶律楚材整顿各种政务,选拔有才能德行的人做辅佐官员,天麟也在其中,赐名蒙古台。宗宗征讨西域,任命天麟为断事官。

  宪宗六年,派遣天麟出使海都,海都拘留了他很久,后来守边的将领劫持皇子北安王前往海都处,暂居在天麟的住所。天麟逐渐与海都的执政大臣相亲近,因而告谕他们宗族相亲的道理,以及臣子去逆归顺避祸求福的道理,海都听到后懊悔感悟,于是遣送天麟和北安王一同返回。天麟被海都拘留二十八年,终得以返回,世祖大喜,赏赐他甚为优厚。任命他为中书左丞,兼断事官,天麟推辞说:“臣出使没有功绩,幸而蒙陛下赦免不杀我,怎么可以再求荣宠?何况臣见识才能都浅薄,年老力衰,哪里还能任职执政?恐怕徒然留给朝廷羞辱,臣不敢接受诏命。”世祖赞许他的诚恳,褒奖慰劳许久,终于同意他辞职。

  有人诬告丞相安童曾经接受过海都的官爵,世祖很恼怒,天麟上奏说:“海都是皇室宗族,虽偶尔有不顺的言谕,却不能与仇敌相比,安童不拒绝海都的官爵,是要解开他的疑心,引导他以臣子顺从君主。”世祖的愤怒终于平息下来。江南地区的道观,偶尔藏有宋朝皇帝的遗像,有位僧人素来与道士互相仇恨,揭发了这件事,准备对道士处以极刑,世祖将此事询问天麟,天麟说:“辽国皇帝皇后在西京的铜像,至今还有保留的,没有听说有禁令。”事情于是作罢。天麟七十余岁时,世祖将自己用的金龙头拐杖赐给他,说:“卿年老了,出入宫廷,可以拄着此杖。”当时权臣执政,气焰嚣张,没有人敢说话。唯独天麟指出他的*,无所顾忌,人们都佩服天麟的忠诚正直。

  成宗皇帝即位,加封他为荣禄大夫、司徒,成宗在玉德殿举行盛大宴会,召天麟参加宴会,赐给他皇帝用的药,命令左右向他敬酒,颇有醉意,成宗命令用自己的车子送他回家。武宗皇帝即位,进官平章政事。至大二年秋八月去世,享年九十二岁。赠予推诚宣力保德翊戴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上柱国,追封冀国公,谥号忠宣。

  儿子石珪,历官治书侍御史,改任枢密副使,复任侍御史,任河南行中书省右丞,升为荣禄大夫、南台御史中丞,去世。二儿子石怀都,最初承袭官职为断事官,屡次升迁后任刑部尚书、荆湖北道宣抚使。孙子哈蓝赤,袭职为断事官。

  【二】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交网络让我们更近了吗

  于洋

  渴望交流是人的本能,交流的形式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征。过去的交流是鱼腹鸿雁,千里传信;现代的交流是书信电话,片语真心;网络时代的交流是面对电脑一遍遍地刷屏,等待对方的回复。

  网络丰富了人们的交流形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交流和沟通的渴望。社交网络的出现让网络的功能有了更大的扩展。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社交群,在动辄以万计数的好友和“粉丝”中,我们以为可以程度地对抗孤单、抱团取暖。

  全球的社交网站Facebook注册用户数接近9亿;我国当前的社交网站人人网今年注册用户将超过2亿;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的微博用户有2.5亿。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正在慢慢张开,越来越多的人被粘到这张大网中。

  按照“六度空间”理论,我们最多通过6个人,便可以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在社交网络里,你可以找到你多年不见的老友,可能被一个你喜欢的明星关注;只要你愿意,你甚至可以和一国总统成为“好友”。社交网络这种联络的作用让很多人觉得异常温暖,人类沟通的愿望也让社交网站承担了更多情感的使命。

  然而,看似熟络的社交网络,却经常让人感受到刺骨的寒冷。一个网名叫“走饭”的女孩在发表一条微博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几天后,人们知道她的名字叫马洁,是一个“90后”的南京高校学生。翻看她的微博,你会发现她一直在网上“求救”,只是没有人听到。

  我们不能把一个年轻生命的终结归罪于网络,但不得不怀疑,网络到底有没有让我们的关系变得亲密,我们对网络的情感期待是不是太高?

  在网络上,我们有很多好友,却没有几个见过面的;加入了很多圈子,却没有几个真正有兴趣的;每天都在线上碰到,却没有几个会打招呼的。社交网络给了我们联系,却未必给我们交流;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却未必增加我们的亲密;激发了我们社交的天性,却可能磨平了我们沟通的能力。

  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罗宾•邓巴有一个有趣的“邓巴数”理论,即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也就是说,无论你在社交网络上有多少好友和“粉丝”,你最多能频繁交流的也就150人左右。

  幸福感来自社交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来自于沟通的深度而不是频率。技术让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扁平和肤浅。我们简化了社交的流程,不再需要各种繁文缛节。但这种简化的结果是,我们只希望让人们看到自己的一面、最幸福的瞬间,人们在网络上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快乐天使,变成一个隐藏自己真实情感的虚拟人。

  提高人类的幸福感是技术的责任和价值,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在使用社交网络沟通时也关注真实世界的交流,正确驾驭技术带来的变革,而不是让技术编织的网络掌控生活。

  网络连接不等于人际交往,沟通便利不代表关系的亲密,技术发展不意味着思想的进步。纸张比键盘更有热度,现实生活比虚拟社区更加阳光,真实的交流比数字的流动更温暖人心。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人与人之间真诚和真实的交流有更重要的意义。

  1、下列关于“社交网络”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社交网络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交流形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交流和沟通的渴望。

  B、全球的社交网站Facebook注册用户接近9个亿;我国当前的社交网站人人网的注

  册用户也超过2.5亿。

  C、在社交网络里,我们必定找得到多年不见的老友,也会被自己喜欢的某个明星关注;只要

  愿意,我们甚至可以和国家领导人成为“好友”。

  D、社交网络给了我们联系,却不能给我们交流;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却不能增加我们的亲密;

  激发了我们社交的天性,却磨平了我们沟通的能力。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马洁的死虽然不能归罪于网络,但看似熟络的社交网络,却经常让人感受到刺骨的寒冷,

  让人对网络的情感期待产生怀疑。

  B、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社交群,结识数以万计的好友或为“粉丝”,最

  大的限度地对抗孤单、抱团取暖。

  C、根据“邓巴数”理论可知,无论你在社交网络上有多少好友和“粉丝”,你最多能跟150

  人左右频繁的交流。

  D、人们在网络上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快乐天使,变成一个隐藏自己真实情感的虚拟人,是希望

  让人看到自己的一面、最幸福的瞬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渴望交流是人的本能,不同时代有不同特征的交流形式,现代的交流是书信和电话,网络

  时代则是电脑刷屏。

  B、网络连接不等于人际交往,技术发展不意味着思想进步,人们的幸福感并不来自社交的数

  量,也不来自沟通的频率。

  C、根据“六度空间”理论,承担着沟通使命及情感期待的社交网络得以出现和推广,因为技

  术的责任和价值在于提高人类的幸福感。

  D、网络技术的发展固然可以给我们的沟通与交流带来便利,但我们不能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因为真实生活的交流更加温暖人心。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寻拜监察御史里行,改监察御史。时张尧佐除节度、宣徽两使,右司谏张择行、唐介与拯共论之,语甚切。又尝建言曰:“国家岁赂契丹,非御戎之策。宜练兵选将,务实边备。”又请重门下封驳之制,及废锢赃吏,选守宰,行考试补荫*之法。当时诸道转运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细故,务苛察相高尚,吏不自安,拯于是请罢按察使。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历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徙陕西,又徙河北,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秦陇斜谷务造船材木,率课取于*;又七州出赋河桥竹索,恒数十万,拯皆奏罢之。契丹聚兵近塞,边郡稍警,命拯往河北调发军食。拯曰:“漳河沃壤,人不得耕,刑、洺、赵三州*田万五千顷,率用牧马,请悉以赋*。”从之。解州盐法率病*,拯往经度之,请一切通商贩。

  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数论斥权幸大臣,请罢一切内除曲恩。又列上唐魏郑公三疏,愿置之坐右,以为龟鉴。又上言天子当明听纳,辨朋党,惜人才,不主先入之说,凡七事;请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朝廷多施行之。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有删节)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就:就职。

  B、赴调,知天长县。知:主持、管理。

  C、请悉以赋*。赋:征税。

  D、不伪辞色悦人悦:取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包拯“性峭直”的一组是(3分)()

  ①又请重门下封驳之制,及废锢赃吏②其奏劾官吏多摭细故,务苛察相高尚。

  ③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④数论斥权幸大臣,请罢一切内除曲恩。

  ⑤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⑥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包拯为人至孝,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予知县官职,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了,辞官不去赴任。得到监和州税的官职,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老人。

  B、包拯清正廉洁,生活简朴。在端州为官没拿一块端砚回家。虽然地位高贵,但吃穿用度也跟他是百姓时一样。他对子孙也严格要求,警戒他们不许贪赃枉法。

  C、包拯关注*生,兴利除弊。他请求把用来牧马的*田还给百姓耕种;改革解州危害百姓的盐法,请求进行通商贸易。

  D、包拯刚毅正直,不畏权贵。担任监察御史时,曾多次论述斥责权贵得宠大臣,请求免去一切由内廷施予的曲意恩赐。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

  7、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5分)

  译文:

  (2)拯性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8、简析开篇两句“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的“残”“细”二字的妙处?(5分)

  9、“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登高》中用“,”两句来表现自己寓居他乡和疾病缠身的状态。

  (2)李商隐《锦瑟》中“,”运用典故,描绘了美好的情景、虚渺的梦境,把人生的恍惚和迷惘以及苦苦追寻的执着表现了出来。

  (3)韩愈的《师说》开篇便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紧承论点,作者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师者,”。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不朽的失眠

  张晓风

  ①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②船行似风,江枫如火。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③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④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张继,睡不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起先,是睡眠排拒的他。而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已验伤,有何不可?

  ⑤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乌啼,粗嗄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

  ⑥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淡少年的容颜。

  ⑦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的,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种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福气去睡眠的一个。

  ⑧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既然失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二十八字照抄下来。我说“照抄”,是因为那二十八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

  ⑨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⑩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⑪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文章有删减)

  (1)结合文本阅读,你认为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并不重要。这侧面表现了封

  建社会考试制度的不公正,真正有才华的张继却无法得到朝廷的赏识。

  B、本文语言忧思沉重,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对张继这一人物刻画描写,突出表现了www.xkb1.com

  作者对张继考场失意的同情。

  C、作者在对张继进行描写的时候,并不注重讲故事,他巧妙的将环境和事件紧紧的结合在一

  起,从而起到烘托人物的作用。

  D、文中引用了“枫桥夜泊”一诗,其作用一可以衬托出文章浓厚的诗意色彩,二可以交代张继之所以“不朽”的原因,点明文章的主题。

  E、张继之所以成为不朽,是因为他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对于文学而言,我们只需要记住失意的张继,以及他的那场不朽的失眠。

  (2)文章题为“不朽的失眠”,请结合全文,解释标题的含义,并说说标题的好处。(6分)

  (3)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选文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

  (4)、文章最后一段说:“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请你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失意人生”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两项是()()。

  A、林徽因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奇女子,文中多处提到她在建筑、学问、诗人、作家等方面的成就。这也是作者佩服欣赏林的主要原因。

  B、本文语言朴实无华,运用细致的笔墨对林徽因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刻画,突出表现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C、“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意思是说少女时期的林徽因只是像花一样美丽,成长后的她才真正的能够像树一样的坚强面对生活。

  D、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林徽因也不失为中国女性的偶像。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作为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E、专家给林徽因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但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对生活的坚忍、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是一种没有阴暗、卑微、鄙俗的生命境界。

  (2)文章题为“传奇女子——林徽因”,请您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其传奇之处?(6分)

  (3)根据选文第五段,说说描写张爱玲这一人物形象有何作用?(6分)

  (4)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请结合文本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人生?(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陈先生与他只谈了一个小时的话,就发现他才思敏捷,卓尔不群,当即决定让他免试入学。

  B、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的所思所盼,要不断增强工作能力,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牢记人*的利益高于一切,牢记责任重于泰山。

  C、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倾注心血扶育我,我对父母的感激真是罄竹难书。

  D、犯罪团伙遭到严重打击后,仍然伺机企图死灰复燃,与政府作对。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经过中央采取一系列反腐措施,使一些昔日道貌岸然的贪官无所遁形,一个多月以来,已经有300多名犯罪嫌疑人落网。

  B、学校的食堂自引进新的管理机制以来,浪费粮食的现象得到了普遍的遏制,学生的节约意识明显提高了。

  C、如果治疗及时,脑积水治疗效果会很好,一旦延误治疗,错失了治疗时机,不仅可能危及生命,甚至会导致孩子脑瘫。

  D、美德*学的方*原则之所以受到现当代学人的质疑,一个基本的原因是担心和不满其方*所隐藏的“道德谱系学”和道德相对主义造成的。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无论汉语曾有怎样的辉煌,,,,。。。我们的汉语在今天遭遇的正是这样的尴尬局面。

  ①汉语就只是一种死去的语言②汉语在东方就会失去地位

  ③如果我们不能激活这一语言④至多是一个小语种、一种方言

  ⑤人们不会再以汉语为思维血脉和精神指向⑥不能使这一语言温暖人、关怀人、洞明人生世界

  A、⑤②①④③⑥B、③⑥②④⑤①C、⑤②③⑥①④D、③⑥①④⑤②

  16、根据下面一段材料,概括诵读国学经典的五个意义。要求:每条不超过6个字。(5分)

  国学经典中蕴涵着传统美德,诵读经典的孩子,不仅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而且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孩子,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而且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甚至可创造1年阅读500册到1000册书的奇迹,其阅读兴趣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高出许多倍。此外,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

  答:诵读国学经典有益于,,,,。

  17、米兰•昆德拉说:“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由于性格、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生命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请你从以下五个备选人物中,任选两个仿照示例各写一句话,表达对生命的理解。要求:符合人物特征,句式与示例大致相同。(6分)

  备选人物:沈从文鲁迅贝多芬徐志摩巴金

  示例:苏东坡——生命就是一次风雨兼程的旅行,只有心胸旷达,才能笑到终点。

  ①

  ②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这是一道心理测试题:假如你一个人外出旅游,在一个峡谷深处发现了一个明显装有钞票的手提包。同时,你还发现在悬崖边有一个看上去很不牢固的树根,这个树根可以帮助你拿到这笔意外的财富,但你可能因此摔断脖子,你是选择靠近还是离开?结果显示:有3/5的人选择离开,1/5的人选择靠近,1/5的人不知所措。

  假如那个小提包换成失足掉落的小男孩,他正在呼救,此时,你如何选择?结果显示:有3/5的人选择靠近,1/5的人选择离开,1/5的人不知所措。

  阅读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体会?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考联考

  高中二年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A【解析】B、张冠李戴,原文表述为“我国当前的社交网站人人网今年注册用户将超过2亿;截止去年年底,我国的微博用户有2.5亿”。C、说法绝对,原文表述为“你可以找到你多年不见的老友,可能被一个你喜欢的明星关注”。D、说法绝对,应为“……未必给我们交流……未必增加我们的亲密……可能磨平了我们沟通的能力”

  2、【答案】B【解析】B变主观为客观,原文表述为“我们以为可以程度地对抗孤单、抱团取暖”

  3、【答案】C【解析】C强加因果,前者说的是社交网络的联络作用与功能,后者说的则是技术与幸福感的关系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4、【答案】C【解析】赋:动词。交给,给予。

  5、【答案】B【解析】②是“各道转运加按察使”所为,不是包拯,⑤是间接表现

  6、【答案】D【解析】不是担任监察御史时,而是“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时。

  7、【参考答案】

  (1)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译文: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几十倍的砚台来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

  【得分解析】:①缘,趁着,顺着;②率,皆、都;(六国互丧,率赂秦也。)③遗,赠送、给予;④才,仅仅、只;⑤语意通顺1分。

  (2)拯性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译文:包拯性格正直,憎恶官吏苛刻之风(或苛杂刻薄),致力于敦厚宽容之政(或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恶行(或虽然嫉恶如仇),但从来没有不用忠恕之道来推行政务的。

  【得分解析】:①句式:“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状语后置;②恶,厌恶;③务,致力于,极力从事;④嫉,憎恨;⑤语意通顺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8、【参考答案】“残”,凋落,写出梅花之凋零,“细”,细嫩,写出了柳条之初生。(2分)交代了出行时间——初春时节。(1分)浸透着浓郁的凄凉之意,饱含着浓浓的离别愁情(1分),为整首词奠定了凄楚动人感情基调(1分)。

  9、【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2分)把愁比喻为迢迢不断的春水,表现愁绪之多,绵延不断。(2分)借迢迢春水表达了渐行渐远的离愁别绪,画面生动,意境优美。(2分)

  【得分解析】:修辞手法2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表达效果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答案】(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3)古之学者必有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解析】每空1分,有错、漏、添字则该空不得分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参考答案】DE

  【解析】A文中未提到体现封建社会考试制度的不公正。B语言特点:环境渲染,笔法细腻。C不注重讲故事错误,冷静勾勒错误。

  (2)【参考答案及解析】

  含义:“不朽”原意是永不磨灭,永远存在下去。文中张继因落榜失眠而写就了千古不朽的诗篇,故作者用“不朽”来修饰“失眠”。(2分)

  好处:①“不朽的失眠”体现了作者命题之妙,这样命题,易于引起读者的思考,从而激发其阅读的兴趣。②借肯定“失眠”来肯定张继的《枫桥夜泊》千古不朽,并以此与他的考场失意相对照,有力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如果没有失意的张继,也就没有了那次失眠之苦,没有了那次失眠,也便没有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枫桥夜泊》。(4分,每点2分)

  (3)【参考答案及解析】

  ①从结构上说,此句由写张继京城落榜转而写他枫桥夜泊,完成了行文上的自然过渡(承上启下)。②从内容上说,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为下文描写“不朽的失眠”做铺垫。③通过对路途环境的描写,侧面烘托了张继落榜后急切离开京城,希望尽快摆脱令他羞愧沮丧的严酷现实,寻求精神超脱的急切心情。(每点2分)

  (4)【参考答案及解析】

  提出观点2分,结合文本2分,分析2分,“人生”理解2分。

  【参考示例】

  如:相信自己,相信明天。(观点2分)

  张继是一个落榜者,他痛苦无眠,于是用诗记下了这一段心情,没想到却因此而流芳百世。(联系文本2分)

  张继考场上的失败只是一时的,面对考场带来的失意,张继需要的不是沉沦。失之桑榆,收之东隅。谁也无法料到,张继的不朽正是因为这场人生的失意,而因为这场人生的失意,张继和他的诗歌终于成为了“不朽”。(分析2分)

  人生不如意十有*,关键是我们要有乐观豁达的心态坚强面对一切困难,相信自己,相信明天。一切困难只是我们创造属于自己不朽人生的垫脚石……(联系现实2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1)【参考答案】DE

  【解析】A这仅仅只是原因之一,还应当包括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B运用细致的笔墨对林徽因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刻画错误。C文章当中并未特别强调少女时期林徽因的相貌美,花更多的是指她的才华。

  (2)【参考答案及解析】

  三个方面:①她的光辉成就(1分),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集于一身,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她致力于建筑事业,参与国徽和人*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描述1分)②她的巨大凝聚力(1分),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描述1分)③她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1分),结婚后的林徽因,和丈夫辗转各地,颠沛流离,在贫病交加典当度日之时,坚强的面对生活。(描述1分)

  (3)【参考答案及解析】

  ①运用的对比反衬的手法,描写张爱玲来反衬林徽因。②两人同样才华横溢,但张爱玲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③同时突出点明了林徽因作为女人的完整和完美,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

  (4)【参考答案及解析】

  提出观点2分,结合文本2分,分析2分,“人生”理解2分。

  如:病痛与乐观心态,贫困与自尊,坚强面对生活……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示例】

  如:以不屈的意志面对生命中的一切苦难。(观点2分)

  林徽因和梁思成虽然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能够以不屈的意志和执着的信念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联系文本2分)

  林徽因之所以真实,不是她的美貌与才华,而是历经生活磨难的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对生活与梦想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分析2分)

  作为一个人,首先他必须是一个普通的人。每一个人的生命中总会有许多曲折,但是曲折不是我们沉沦为平庸的理由。曲径通幽,以不屈意志,生命中苦难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真实。(联系现实2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答案】C罄竹难书: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是贬义,指罪恶极其多。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解析】A、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B、如履薄冰:好像踩在薄冰上,形容谨慎戒惧。

  D、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

  14、【答案】B

  【解析】A、介词位置不当导致主语残缺,“经过”“使”任删其一。

  C、语序不当,应将“不仅”和“甚至”后的内容互换。

  D、句式杂糅,“原因是……造成的”杂糅,应删去“造成的”

  15、【答案】D

  【解析】无论汉语曾有怎样的辉煌,③如果我们不能激活这一语言,⑥不能使这一语言温暖人、关怀人、洞明人生世界,①汉语就仍只是一种死去的语言,④至多是一个小语种、一种方言。⑤人们不会再以汉语为思维血脉和精神指向。②汉语在东方就会失去地位。我们的汉语在今天遭遇的正是这样的尴尬局面。

  16、【参考示例】优化人格(或促进身心健康)、提高专注力、提升记忆力、

  增强阅读兴趣、提升理解力

  【得分解析】一空得1分。在要求范围内,核心意思写对,其他措辞亦可。

  17、【参考示例】

  沈从文——生命就是一条盛满质朴之爱的渡船,只有耐心等候,才能到达幸福彼岸。

  贝多芬——生命就是一首*澎湃的交响曲,只有坚强乐观,才能扼住命运的咽喉。

  鲁迅——生命就是一支挥洒不辍的笔,只有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才能挽救一个*族的灵魂。

  徐志摩——生命就是一个星辉斑斓的梦,只有轻轻地来悄悄地走,才会让梦长留。

  巴金——生命就是一只在黑夜里追寻光明的小舟,只有以爱为浆,才能拥抱明天的太阳。

  【得分解析】每句话3分,两句共6分。句式框架应为“生命就是……只有……才……”1分;结合人物特征1分;句子通顺、句意完整1分。

  六、作文

  18、作文立意参考:选择离开还是靠近或者其他的方式,各有各的道理,不能强求一致,要学会尊重和理解。联系到现实生活,比如“年轻人对未来的选择的困惑”等等,可有以下几个参考立意。

  1、材料一切入:讨*名利禄与生命的选择。如:生命诚可贵,金钱却可抛等等相关立意皆可。

  2、从材料二切入:讨论他人利益与自己利益矛盾时的选择。如牺牲自我,保全他人。或者,在自己有能力时保护他人等等相关立意皆可。

  3、综合考虑切入:

  (1)、人生有许多不确定性,选择充满艰难。

  (2)、学会尊重理解每个人的选择

  (3)、每个人目标不同,选择也就不同。

  (4)、价值观不同,导致行为不同

  (5)、欣于所遇,取舍万殊。

  (6)、在关键时刻的二难选择,考量人们的智慧。

  (7)、既然是自己选择,就不后悔,哪怕是粉身碎骨。

  建议:切入分43分左右,一类卷53分左右(能从综合立意考虑,文笔好,从一类卷切入)。偏题33分左右,离题23分左右。

  文言文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了,包拯辞官不去赴任。得到监和州税的官职,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老人。几年之后,他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过了很长时间,包拯才去接受调遣,管理天长县。

  不久拜监察御史裹行,改监察御史。当时张尧佐除节度、宣徽雨使,右司谏张择行、唐介与包拯一起奏论此事,言辞很急切。又曾经建议说:"国家每年向契丹交纳财物,不是抵御戎人的计策,应该操练军队选择将领,致力于充实边境守备。"又请求重视门下封还驳正的制度,以及废黜贪官污吏不得做官,选择郡守县宰,推行考核试用补任恩荫子弟的方法。当时各道转运加按察使,他们上奏*官吏大多指摘细小过失,注重苛刻严察相互标榜,官吏自觉不安,包拯因此请求免去按察使。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出京任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调任陕西,又调任河北,入朝任三司户部副使。秦陇斜谷务所的造船木材,一概向百姓征收索取;又七个州交纳河桥竹索的赋税,一般有几十万,包拯都奏请加以废除。契丹在邻近边塞地区集结军队,边境州郡渐加戒备,命令包拯去河北调发军粮。包拯说:"漳河地区肥沃的土壤,百姓不能耕种,邢、沼、赵三州农田一万五千顷,一概用来牧马,请求把这些全都分给百姓。"听从他的意见。解州盐法规定使百姓困竭,包拯前去加以经营管理,请求一概与商贩流通交换。

  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多次论述斥责权贵得宠大臣,请求免去一切由内廷施予的曲意恩赐。又依次递上唐魏郑公的三条奏疏,希望放在座位右侧,作为借鉴。又上言天子应当明于听取采纳,分辨朋党,爱惜人才,不坚持先入为主的说辞,一共七件事;请求废除苛刻不宽厚的做法,抑制侥幸投机得官,正刑法明禁令,戒除兴建劳作,禁丘妖言妄说。朝廷大多加以施行。

  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弄虚作假的人。

  包拯性格正直,憎恶官吏苛杂刻薄,致力于敦厚宽容之政,虽然非常憎恨恶行,但从来没有不用忠恕之道来推行政务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归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本文来源:https://www.gzgfw.com/wenmi/37811/

相关阅读
  • 礼仪文书写作格式【三篇】 礼仪文书写作格式【三篇】
  • 礼仪文书写作与种类有哪些? 礼仪文书写作与种类有哪些?
  • 礼仪文书中聘书的格式和写法 礼仪文书中聘书的格式和写法
  • 礼仪文书邀请信 礼仪文书邀请信
  • 礼仪文书党政代表团欢迎词 礼仪文书党政代表团欢迎词
  • 常见礼仪文书写作格式范文(精选3篇) 常见礼仪文书写作格式范文(精选3篇)
  • 礼仪文书追悼会悼词 礼仪文书追悼会悼词
  • 关于礼仪文书贺信写作知识【五篇】 关于礼仪文书贺信写作知识【五篇】
为您推荐
  • 礼仪文书聘书写作知识【三篇】
    礼仪文书聘书写作知识【三篇】
      礼仪文书是指人们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情况、遵循相应的民间习俗、人之常情所写的具有礼仪性质的应用文,它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礼仪文书聘书写作知识【三篇】,欢迎品鉴!
  • 礼仪文书慰问信写作锦集三篇
    礼仪文书慰问信写作锦集三篇
      礼仪文书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于喜庆、祭悼以及其他重要社交场合,表示一定的礼节、仪式的一种应用文体。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礼仪文书慰问信写作锦集三篇,欢迎品鉴!
  • 礼仪文书请柬写作知识(合集三篇)
    礼仪文书请柬写作知识(合集三篇)
      礼仪文书,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在公关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应用文体。今天,它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礼仪文书请柬写作知识(合集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2019小学五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大全(语文、数学、英语)
    2019小学五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大全(语文、数学、英语)
    【导语】朋友们,寒假作业要自己写哦!没做完寒假作业的时候不要核对答案哦,更不能抄答案哦!以下是本站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   第1一2页  1 传记 传人 绿营 绿色 散文 分散  2 坐 座 座 做 作  3 倾盆大雨 饥肠辘辘 念念不忘 滚瓜烂熟  4 拜托 对不起
  • 2016五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9-17页)
    2016五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9-17页)
    【导语】寒假期间,休闲、娱乐是少不了的,但一定要有节制,否则,非但不会起到休息的效果,而且也不利于身心健康。本站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第九页  三、补全诗句,并选你喜欢的一句加以赏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4、野旷天低树,江
  • 五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答案(2-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答案(2-7页)
    【导语】寒假结束的时间日益临近,小朋友们的作业完成了吗?本站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第二页  五、快乐阅读  1、跨、踮、钻、挤。写店里顾客很多,也写出了“我”读书的如饥似渴。  2、突出了“我”对书、对知识的渴求心理。  3、在上书店看漫画书时,体验过这种既快乐又惧怕的滋味。  六、心领神会
  • 【2019年十堰中考时间】2019年湖北十堰中考化学答案
    【2019年十堰中考时间】2019年湖北十堰中考化学答案
    【导语】本站中考频道小编提醒参加2019中考的所有考生,湖北十堰2019年中考将于6月中旬陆续开始举行,湖北十堰中考时间具体安排考生可点击进入“湖北十堰中考时间”栏目查询,请广大考生提前准备好准考证及考试需要的用品,然后顺顺利利参加本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具体如下:为方便考生及时估分,本站中考频道将
  • 2019年湖北十堰中考化学试题
    2019年湖北十堰中考化学试题
    【导语】本站中考频道小编提醒参加2019中考的所有考生,湖北十堰2019年中考将于6月中旬陆续开始举行,湖北十堰中考时间具体安排考生可点击进入“湖北十堰中考时间”栏目查询,请广大考生提前准备好准考证及考试需要的用品,然后顺顺利利参加本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具体如下:为方便考生及时估分,本站中考频道将
  • 2019年湖北十堰中考成绩查询时间:7月8日【附中考分数线】
    2019年湖北十堰中考成绩查询时间:7月8日【附中考分数线】
    【导语】本站从十堰市招生考试院获悉,2019年湖北十堰中考成绩查询时间为7月8日,中考分数线已公布,具体详情如下:  2019年湖北十堰中考成绩查询时间为7月8日,考生可直接登录十堰市招生考试院(http: 61 183 35 150:8080 )或十堰教育局微信公众号自行查分。   各县(市、
  • 非主流的繁体字QQ个性签名:該給誰講、涐眞の承綬卟起
    非主流的繁体字QQ个性签名:該給誰講、涐眞の承綬卟起
    吢裡の痛,該給誰講、涐眞の承綬卟起。﹏我喜歡自巳消化忄事,負靣情χц儘量丆帶給任何亽。習慣你所習慣的習慣去面對所習慣的。這么不要臉,這么沒心沒肺,你的體重應該會很輕吧。不是我不想當淑女,是生活把老娘逼成了潑婦。≒那可能不是妳のмμ的地,但路過の風景不會辜負妳。茹綶心梩又傷,4桮寘魡岢鉯讉朢,妚鉍笣裝